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论雕塑材料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时间:2014-07-07 17:09 点击:
[摘 要]雕塑材料课程随着当代材料的发展与艺术家雕塑理念的改变,它在中国雕塑教学体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改变当代泥塑课在教学中一统天下的局面,这需要全国高等美术院校的雕塑教师正确对待材料在当代发展的趋势和正确认识材料课程在雕塑教学上的优势,

  [摘 要]雕塑材料课程随着当代材料的发展与艺术家雕塑理念的改变,它在中国雕塑教学体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改变当代泥塑课在教学中一统天下的局面,这需要全国高等美术院校的雕塑教师正确对待材料在当代发展的趋势和正确认识材料课程在雕塑教学上的优势,只有增强对材料课程的理性认识,改变当前雕塑材料教学教育缺失的现状,雕塑材料课程才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从而带动中国雕塑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材料课程 重要性 雕塑教学

  由于材料在雕塑中的特殊地位,不同的材料都有各自不同的特性,铁的刚毅、铜的古朴、玉的温润就是例证。当代中国的雕塑教学虽然在逐步改变泥塑教学独霸一方的格局,但是,由于人们对材料课程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材料课依然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境遇,这种教学体制的恶果最终导致美术院校雕塑系很多的学生在雕塑创作过程中,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来自材料的制约。如何改变雕塑材料课程的内容,突破单一的传统的以写实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代雕塑教育改革的重点。只有正面回答材料课程设置的紧迫性、重要性,并解决材料课程设置问题,让材料教学回到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才能起到推广和带动雕塑艺术发展的作用。

  一、当代中国高等美术院校雕塑材料课程教学的尴尬现状

  雕塑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它在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从20世纪中期到21世纪初,在短短六七十年的时间内,中国雕塑专业在全国办得如火如荼,雕塑艺术的发展进入到了近代史上的一个高峰。这些年来从招生规模、办学条件和作品内容形式上,我们都能看到中国雕塑教育发展变化的每一个痕迹。中国雕塑艺术发展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这短短几十年之内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模仿西方到中西合并,再从全球化到本土化的几次转型。雕塑人才队伍得到不断地扩充,从过去几百人到现在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人数在规模上已经扩充了上百倍。虽然我们的雕塑队伍不停地得到扩充,然而中国近几十年雕塑人才培养模式却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就拿学制来说吧,现在的教学体制基本上还是沿用1950年代苏式教学模式——四至五年(专业美院为五年,综合院校一般为四年)。学院雕塑系的教学大纲总体上延续了传统泥塑教学,主要以写实技能培训为主。学科的专业课一般开设基础素描、泥塑头像、泥塑胸像、泥塑人体和浮雕(包括头像、胸像、人体)等等课程。大部分的专业课程都以课堂泥塑写生为主,而材料课除了像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少数采取工作室制的专业院校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应用型实践课程以外,大部分有雕塑专业的高等院校以及高职、中专,基本上都忽视雕塑材料课程的存在或缺乏足够的认识,雕塑材料课长期处在边缘化的地步,这种无视材料课在雕塑教学中作用的现象不仅影响了雕塑教学的正常开展,也容易使雕塑艺术与雕塑教学出现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这种不平衡集中体现在雕塑材料课程在整个教学中课程课时偏少,它直接导致美术院校的教师对雕塑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新成果不敏感,忽略材料教学课程的重要作用。甚至有的教师认为,泥塑课和材料课是相互独立的,泥塑教学是基础课程,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而材料加工是专业课,只针对高年级。还有的老师统一将传统的泥塑写实课程定义为基础课,而材料课作为泥塑课的补充在教学中存在。有的学校不仅视材料课程为一种技能培训的补充性、辅助性的课程,对材料课程时间安排都有些许限制,这种现象使得雕塑材料课程在课时上得不到保证,再加上对教材编写的局限,这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使材料课程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起不到相应的积极引导作用。

  二、雕塑材料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雕塑史上的任何雕塑作品都是由材料的集合组成的,无论是霍去病墓前的石雕群,还是三星堆铜人雕塑,它们都体现着材料在造型艺术中的独特魅力。由于雕塑材料课程教学开展是培养学生认识材料、挖掘材料的基础,它成为现代雕塑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改变传统泥塑教学的单一性。由于当代雕塑的发展是建立在人们对材料认识的基础上的,艺术家在雕塑创作中更强调对材料的应用与挖掘,“材料”甚至被作为一种观念元素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其创作的构思阶段和创作过程中使用,而对材料特性的印象的获得,对大部分雕塑创作者来说都是来自材料课程的学习中,可见,材料课程的开设对创作者认识、掌握材料的特性是何其的重要。然而,在当代雕塑教学体系中的大部分美术院校的雕塑教学依然是以泥塑教学为主,材料课程教育严重缺失。虽然,不可否认传统的长期性的课堂泥塑写生训练能提高学生雕塑造型、具象写实的能力,但这种教学模式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使大部分学生模仿于客体对象的真实性,跟在对象后面亦步亦趋,完全做自然形态的俘虏,学生缺乏主体意志和主观意象的训练,不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专业创作能力的提高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木雕、石雕、陶艺、金属材料等课程的开展,能有效地让雕塑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材料进行创作,作品形式也将变得多样而生动。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